@xinvent 写道:
Label无法处理大段的文字吗?文字多的时候会只能显示部分文字,上半部分丢失。
很容易重现。用creator2.2.2,随意新建一个Label, Overflow设为RESIZE_HEIGHT,然后文本多放点,运行就看到效果了。文字显示不全。可以复制下面一段话试试:分为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,恶寒、发热、头身疼痛,舌苔薄白,脉浮,兼有鼻塞、流涕、咳嗽、喷嚏、咽喉痒痛等证。苔薄白,脉浮。(中医诊断学表里、寒热章)
发生原因:
1由于六淫邪气客于肌表,阻遏卫气的正常宣发,郁而发热。
2卫气受遏,失去温养肌表的功能。肌表得不到正常的温煦,故见恶寒。
3邪气郁滞经络,使气血流行不畅,致头身疼痛。邪气从皮毛、口鼻而入肺,肺系皆受邪气,肺气失宣,故鼻塞、流涕、咳嗽。喷嚏、咽喉痒痛诸证常常并见。
4运动不足,平时锻炼少,尤其喜久坐久卧者,常出现卫气失和,易受邪气侵蚀肌表。
5年老体弱者,脾健运功能减退,脾阳和肾气虚衰,导致卫气不足,易受六淫损伤。(中医诊断学表里、寒热章)
易患病症:急性上呼吸道感染,流行性感冒初期。
中医保健方法:
食疗保健
宜吃清淡稀软食物,多饮水,多吃水果、蔬菜。不宜吃肥腻、过咸食物,多吃白米粥、米汤、藕粉、玉米、烂面、馄饨皮等,风寒表证禁忌使用生冷、性寒凉的食物,如冷饮、柿子、豆腐、蚌肉、生萝卜等,风热表证禁忌辛辣刺激、香燥、温热性食物,如辣椒、狗肉、荔枝、韭菜等。
可酌用姜糖苏叶饮、葱白粥、薄荷粥、银花茶、荷叶冬瓜汤、西瓜番茄汁等。(以上建议仅供参考,症状明显者、孕妇、幼儿、年老及体弱者等请咨询专业医师指导,点击查看本司免责声明)。(中医食疗学,常见内科疾病的食疗)
运动保健
适宜运动量较小的运动,不宜吹风,如散步、慢跑等,建议在室内进行,每次3到5分钟,以少许发汗为宜,以振奋阳气,引邪气随汗蒸腾外出。(中医养生学 运动养生)按摩保健
风寒证可按摩列缺、风门、风池、合谷。风热证可按摩大椎、曲池、合谷、鱼际、外关。(以上建议仅供参考,症状明显者、孕妇、幼儿、年老及体弱者等请咨询专业医师指导,点击查看本司免责声明)。
列缺: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,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,指尖下凹陷中是穴。取坐位,每天按摩两次,10分钟左右为宜。(针灸学 手太阴肺经)
风门:在背部,当第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取俯卧位,以一指禅推法及滚法作用于此穴位,5分钟左右为宜(针灸学 足太阳膀胱经)
风池:在项部,当枕骨之下,与风府相平,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。每天按摩两次,10分钟左右为宜。(针灸学 足少阳胆经)
合谷: 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,放在另一手拇、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,当拇指尖下是穴。取坐位,每天按摩两次,10分钟左右为宜。(针灸学 手阳明大肠经)
大椎:在后正中线上,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。取坐位,擦法按摩5分钟左右为宜。(针灸学 督脉)
曲池:在肘横纹外侧端,屈肘,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。取坐位,每天按摩两次,10分钟左右为宜,左右交替。(针灸学 手阳明大肠经)
鱼际:在手拇指本节(第1掌指关节)后凹陷处,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,赤白肉际处。每天按摩两次,10分钟左右交替。(针灸学 手太阴肺经)
外关:在前臂背侧,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,腕背横纹上2寸,尺骨与桡骨之间。每天按摩两次,10分钟左右为宜。(针灸学 手少阳三焦经)
情志起居调养
1情志调摄 宜稳定情绪,避免七情所伤。
2起居调摄 居室宜干燥通风,宜阳光充足,但不宜迎风,选择宽松透气,有利于散热的棉质衣物,保持充足睡眠,有利于机体免疫力的提升。睡眠时不应电扇直吹;有空调设备的房间,要注意室内外的温差不要过大,同时避免在树荫下、水亭中及过堂风很大的过道久停。
3保持二便通畅,可适量选择日光浴、药浴、热水浴、矿泉浴等。(中医养生学 起居作息与养生)
帖子: 1
参与者: 1